|
|||||
|
|||||
印度尼西亚拥有太阳能、风能、水能、生物能、地热能等丰富的清洁能源,目前清洁能源占比为13.09%,政府计划到2050年将这一比例提升至31%。近年来,中企积极参与印尼清洁能源开发,承建多个重大项目。能源绿色转型成为中印尼合作新亮点,不仅为印尼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,也为两国合作带来新机遇。 最大地热电站—— “展现了中企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先进技术” 在印尼南苏门答腊省东南部的卢穆特巴莱火山,卢穆特巴莱二期55兆瓦地热项目机组近日首次并网成功。在“火热”的施工现场,工作人员里科·拉赫马达尼戴着安全帽,弯腰在管线交会处反复比对图纸与现场结构。他用手摇晃钢筋,确认绑扎是否牢固,又俯身用水平仪对准模板边缘,一点点校准标高。“这边要再降两毫米。”他用刚学会的中文对身边的工友说。远处的中国师傅微笑着点头:“就是这个劲儿!” 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,具备连续稳定、安全可靠、清洁零碳等优点。据官方数据,印尼是全球第二大地热发电国,地热资源占全球40%以上。印尼拥有约24吉瓦的地热发电潜力,目前仅开发了2.6吉瓦。印尼政府计划到2035年将地热电站总装机容量提升至7.9吉瓦。 卢穆特巴莱二期55兆瓦地热项目位于苏门答腊岛火山活动频繁区域,是印尼国家战略项目,建成后将为现有地热电站新增55兆瓦发电能力。该项目由中国龙8国际所属山东龙8国际三公司与印尼国家石油公司共同推进,是目前中企在印尼承建的规模最大地热电站,也是中国企业首次主导并规模化完成的示范工程,实现中国管理与技术的突破。 项目团队推行“师带徒”制度,中方技术骨干与印尼员工“一对一”指导学习,全面培训图纸识读、工艺标准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内容。里科·拉赫马达尼在实践锻炼中快速成长,从只会执行图纸到学会理解图纸,中方师傅称他“进步最快、最认真”。“跟着中国师傅,我学到不少新技术,进步特别大。”里科说。 项目经理朱林涛表示,除了“师带徒”制度,项目团队还启动了“属地青年技能提升计划”,组织电气安装、设备吊装、安全生产等多个专题培训班,“许多从未接触过相关行业的员工在项目中获得了宝贵的职业技能”。目前项目已为当地社区提供上千个直接或间接就业岗位,培养了近百名掌握地热电站施工技术的青年骨干。 来项目工作之前,阿尔穆萨只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,家里收入不稳定。加入项目后,他参加了多项技能培训,逐步掌握了电工操作技能,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熟练电气工人,收入也翻了一番。“现在家里的日子好过多了,孩子也能安心上学。”阿尔穆萨说,“这份工作让我看到了更好的未来。” 据当地媒体报道,卢穆特巴莱二期55兆瓦地热项目建成后,每年可减少最多5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。朱林涛说:“该项目展现了中企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先进技术,是中印尼绿色合作的又一标志性成果。” 新闻链接: |
|||||
【打印】
【关闭】
|
|||||
|